貳、「舞獅」的由來

舞獅俗稱「弄獅」是由漢代百戲中的「曼衍」、「角觝」等發展而來的民間游藝。關於「舞獅」的由來傳說眾多,以下便列舉如下:

一、相傳漢章帝時,西域大月氏國遣使者獻來一頭猛獸,頭大似籠,吼聲如雷,貢使對章帝說:「這是大月氏國獨有猛獸,人稱『金毛雄獅』,是獸中之王,貴國若能馴服它,敝國才能心服,歲歲來朝。」章帝聽後大笑說:「吾邦如此之大,怎會馴服不了一頭獅子?」貢使離去後,帝即發出榜文募馴,誰知來了兩名馴獅人皆被獅子所傷,後來又來了一人,見獅子兇悍,先斷其食物後,再引獅子出籠,誰知獅子一出籠便咬傷馴獅人,宮中武士見之,齊來相助,亂棍之下竟將獅子打死,章帝得知後非常生氣,命斬馴獅人。在法場上馴獅人求告於監斬官,倘獲開釋,定能將死獅復活並完成馴獅任務,斬監官即稟奏章帝,章帝准其帶罪立功,後來尋獅人思得一計,於是剝下獅皮命武士穿上,加緊模仿真獅之舞動。次年貢使來朝,見某猛獅出籠,都遠避一旁,當時只見一人手握繡球在前引導,平日兇悍的獅子竟然隨著繡球上下左右服貼的舞動。眾貢使見狀,拍掌喝采外,莫不贊歎中土能人輩出。

二、相傳廣東佛山有一猛獅肆虐鄉里,村中一名武師為除害
與猛獅大戰三天三夜,不分勝負。武師明白一己之力無法戰勝,於是傳授鄉民拳術共同除害,終於戰勝猛獅,後來村民仿照獅子和武師相鬥的模樣來舞蹈,於是變成流傳中國各地的「舞獅」。

三、清朝初期乾隆皇帝遊憩於江南地方的某晚,在歸德府城
過了一夜,就在該地,乾隆皇帝夢見湖畔出現色彩鮮活的五色聖獸,嬌憨作態而後離去。夢醒後乾隆立即返回都城,召集宮中名匠於一堂,將夢中所見聖獸的型態描繪使依型而塑造,而於其中裝入兩名舞者使舞蹈,是為「舞獅」之肇始。酷愛「舞獅」的乾隆皇帝,為了提高軍中士氣,在武術之餘也使之日日訓練「舞獅」。據說在朝廷祭典時有以大規模的獅子舞的慶祝。此種最初僅限於宮廷之內的「舞獅」,也因這些將兵的轉屬中國各地而傳給地方軍人,而終流傳於民間。此傳說為最為有力而被引用較多的說法。